60万年前,南京直立人已经在汤山一带“安家”;1.1万年前,南京人已经会烧制陶片;4000多年前,南京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湖熟文化…南京这样一座古城,到底有多少秘密待发现?
近日,南京市文物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总结了近年来南京文物工作成果,研究部署新时代南京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会上将南京地域文明探源工程纳入了重点工作任务。将开展一系列的考古研究和展示工作,如:建设考古标本陈列馆、六朝石刻展示馆、宋代贡院遗址展示馆等。
【资料图】
亮成绩
在全国率先推行“考古前置”
近年来,南京文物事业量质齐升。
近年来,南京加强政策配套,制定《南京城墙保护条例》《南京市地下文物保护条例》《南京市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条例》等法律法规,出台《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实施意见》《南京市“十四五”文物发展规划》。加强统筹规划,全面廓清南京文物资源家底,提升一批重要文物的保护级别,重大文物保护工程、文化遗产重点项目不断推进。加强保护管理,夯实文物保护单位“四有”基础工作,建立健全文物保护体制机制。
考古发掘有效服务大局。在全国率先推行“考古前置”改革和开发区文物资源区域评估,把文物保护工作由“被动跟进”变为“提前主动”、由“不可知”变为“早规划”,为服务城市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南京文物资源丰富,先后编制完成30余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开展重点文物保护修缮工程200余处,市级以上文保单位新增56%,公布一般不可移动文物1596处。公布第一批南京市革命文物名录,其中不可移动革命文物58处、可移动革命文物4279件(套)。
来南京,总要去一趟博物馆吧。据了解,南京市备案注册博物馆达到68座,其中国家一级馆5座、二级馆4座。
如何让文物”活“起来?南京亮出了佳绩。南京长江大桥公路桥维修项目入选国家文物保护最高奖“全国优秀古迹遗址保护项目”,美龄宫修缮工程荣获第二届“全国十佳文物保护工程”,江东门“万人坑”遗址创新保护展示项目入选“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案例”,恽代英烈士殉难处及新四军一支队指挥部旧址修缮和展示利用工程入选江苏省“十三五”期间十佳红色遗产保护和展示利用优秀工程。
官窑山明代官办窑场遗址、伍佰村孙吴丁奉家族墓、西营村南朝佛寺遗址3个考古发掘项目先后参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西营村南朝佛寺遗址获“中国社科院考古学论坛2021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入围奖。
展未来
构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南京段”1+10“体系
摸清底数,将文物保护规划纳入城市国土空间规划。以《关于让文物活起来 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南京实施方案》为契机,推动南京文物资源禀赋有效转化为文化发展动能……会上,还对南京市的文物工作进行了再部署、再推进。
在文物治理上,将把文物保护规划纳入城市国土空间规划。同时,筑牢防线,提升文物行政执法和监管效能。统筹基数,强化系统性保护,推进风貌完整的历史城区及重点历史文化街区、历史风貌区保护更新。
在地域文明探源上,将出台《南京地域文明探源工程实施方案》,构建六大类26项工作格局。做好考古成果转化文章。加强学术研究和社会协作,做好考古成果的阐释发布、资料汇编及成果展现。
在申遗上,南京除了明孝陵是世界文化遗产,南京城墙、龙江船厂遗址、浡泥国王墓、郑和墓、洪保墓都在申遗,而且南京还是”中国明清城墙“申遗工作的牵头城市。未来,南京将进一步推进”中国明清城墙“”海上丝绸之路“项目申遗工作,擦亮历史文化金字招牌。
在文物活化传承上,将实现南京文博场馆公共服务水平的再提升。扶持培育博物馆集群聚落,推进长江路、老城南、钟山博物馆集群聚落创新融合发展,扎实推进“博物馆之城”建设“双百计划”。
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再精进。构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南京段“1+10”项目体系,争取长江文化博览园暨长江文化博物馆项目列入国家重点项目库。文化遗产传播媒介平台再拓展。建设南京文物数字活化利用展示平台,推进特色文物主题游径工程,加强文物价值的挖掘阐释和传播利用。
探文脉
南京地域文明探源工程纳入了重点工作任务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本次文物工作会议将南京地域文明探源工程纳入重点工作任务。通过南京地域文明探源工程的实施,形成一批有南京标识的重大探源成果,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大遗址与考古遗址公园,培育一批学术前沿领军人才。以考古和历史研究成果深刻揭示南京地域文明特色和历史贡献,彰显南京在中华文明中的文化特质和重要地位。
如何进行南京城市的文明探源?据了解,包括考古、大遗址保护展示、课题研究、成果展示等六大类26项。
地域文明探源考古工作上,将开展以薛城遗址、昝庙遗址、西街越城遗址为重心的考古项目,加快成果转化。
在推进大遗址保护展示工程上,将重点推进南朝陵墓群、南唐二陵、明故宫遗址三个国家大遗址,南京人化石地点、明孝陵两个省级大遗址的保护展示工程。
在打造考古遗址公园精品工程上,重点建设石头城、大报恩寺、明代宝船厂、明城墙砖官窑考古遗址公园、南京城墙外郭考古遗址公园。
完成国家与省级专项成果。推进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南京官窑山明代官窑遗址、南京明代徐达家族墓地、南京溧水至高淳沿线土墩墓、胥河南京段考古调查和勘探等考古专项课题研究,提升学术地位和影响力。
设立南京地域文明重大科研课题。面向全国发布南京早期人类和古环境研究、南京史前文化谱系研究、湖熟文化与秦淮河流域文明演进研究、南京都城空间布局和城市变迁研究、长江文化南京段文物资源研究等具有重要价值的科研课题。
启动文明探源成果展示工程。建设考古标本陈列馆、六朝石刻展示馆、宋代贡院遗址展示馆,彰显南京地域文明中的南京文化特质。
( 记者 胡玉梅)
关键词: 文物保护